忧患当明理顺受 <原文> 人生世间,自有知识以来,即有忧患不如意事。小儿叫号,其意有不平。自幼至少,自壮至老,如意之事常少,不如意之事常多。虽大富贵之人,天下之所仰慕以为神仙,而其不如意事处,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特异,所忧虑之事异耳,故谓之缺...
处家贵宽容 <原文>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,或父子不能皆贤,或兄弟不能皆令,或夫流荡,或妻悍暴,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。虽圣贤亦无如何。譬如身有疮痍疣赘,虽甚可恶,不可决去,唯当宽怀处之。若人能知此理,则胸中 泰然矣。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,人所...
<原文> 程子曰:愤欲忍与不忍,便见有德无德。 <译文> 程颐说:能不能忍耐愤怒与欲望,便可以判断他有德无德。 <原文> 张思叔绎诟罢仆夫,伊川曰:何不动心忍性?思叔惭谢。 <译文> 张绎责骂赶走仆人,程颐说 :为何不能心动而忍耐自己的脾气呢?张...
谢罪敦睦 <原文> 缪彤少孤,兄弟四人皆财业。及各人娶妻,诸妇分异,又数有斗争之言。彤深怀愤,乃掩户自挝,曰:缪彤,汝修身谨行,学圣人之法,将以齐整风俗,奈何不能正其家乎?弟及诸妇闻之,悉叩头谢罪,遂更相敦睦。 <译文> 缪彤从小父母双亡,兄...
末尝含怒 <原文> 范忠宣公安置永州,课儿孙诵书,躬亲订教督,常至夜分。在永州三年,怡然自得,或加以横逆,人莫能堪,而公不为动,亦末尝含怒于后也。每对宾客,唯论圣贤修身行已,余及医药方书,他事一语不出口。而气貌益康宁,如在中州时。 <译文>...
末尝含怒 <原文> 范忠宣公安置永州,课儿孙诵书,躬亲订教督,常至夜分。在永州三年,怡然自得,或加以横逆,人莫能堪,而公不为动,亦末尝含怒于后也。每对宾客,唯论圣贤修身行已,余及医药方书,他事一语不出口。而气貌益康宁,如在中州时。 <译文>...
不若无愧而死 <原文> 范忠宣公奏疏,乞将吕大防等引赦原放,辞甚恳,至忤大臣章惇,落职知随。公草疏时,或以难回触怒为解,万一远谪,非高年所宜。公曰:我世受国恩,事至于此,无一人为上言者。若上心遂回,所系非...
无入不自得 <原文> 患难,即理也。随患难之中而过之计,何有不可?文王囚羑里而演《易》,若无*里也;孔子围陈蔡而弦歌,若无陈蔡也。颜子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,原完衣敝履穿而声满天地。至夏侯胜居桎梏而谈《尚书》,陆宣公谪忠州而作集。验此无他,若素...
无入不自得 <原文> 患难,即理也。随患难之中而过之计,何有不可?文王囚羑里而演《易》,若无*里也;孔子围陈蔡而弦歌,若无陈蔡也。颜子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,原完衣敝履穿而声满天地。至夏侯胜居桎梏而谈《尚书》,陆宣公谪忠州而作集。验此无他,若素...
怎样弘扬感恩文化,构建和谐社会? 第一是要加强感恩教育。 在社会方面,我们要加强感恩意识宣传力度,营造感恩氛围,要将感恩教育作为人的终生教育。在家庭方面,首先要求家长以身作则,其次要使青少年对感恩有正确的认识,最后在学校方面,主要围绕感父母...